价值观的概念对孩子而言可能较为抽象,容易变成向孩子说教,而绘本可以把抽象的道理有趣地呈现,伴读可以成为亲子沟通的时间,以下3本绘本,希望有助家长建立会知足、爱分享、懂珍惜的孩子。
《不管,我就是要买》
作者:李炫珍
译者:黄译娴
出版:东雨文化
故事中的狮子、鳄鱼和小猫原本打算到超级市场买鱼,但是店内有林林总总的商品,它们抵不住诱惑愈买愈多,买到连初心也忘了。当它们回家后,才发现杂物太多了,就连沙发、餐桌、马桶和床上都堆满了各自的心头好,在大家互不相让下,杂物飞散到屋外,最终它们的朋友纷纷捡起物品,发现原来的杂物可以变成朋友们重要的生活用品。
在日常中,孩子可能会向你表达对物质的欲望,甚至跟你诉说很妒忌某同学得到比他更多,人有物欲是很平常的,但关键是令孩子明白什么是节制和知足,父母的身教是孩子最好的示范,透过故事的角色检讨日常的自己,你有像故事中的狮子、鳄鱼和小猫胡乱挥霍吗?树立节制的消费模式作为榜样,令他们不需过多的物质已能感到满足。
《如果有一天我们都没有东西吃》
作者:娜塔莉.琴塔
译者:谢静雯
出版:大颖文化
香港社会物质丰饶,相信绝大部分的人都没有想像过资源短缺的情形。但事实上,香港在六、七十年代曾试过因为淡水资源短缺而实施制水,去年联合国公布全球有逾7亿人口仍面临饥荒,可见幸福绝对非必然。资源有限,欲望却可以无限,若不从小教导孩子珍惜资源,有一天终会发生这绘本中的情节–超级市场再没有食物卖了。
可以透过共读这绘本,一起审视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爱惜资源,例如:文具有随处乱放吗?玩具有妥善收纳吗?食物有被浪费吗?态度会影响人的行为,行为会影响习惯,习惯会形成个性,因此不要小觑孩子对待事物的态度。多尝试鼓励他们分门别类保管好物品,向他们讲解盘中餐得来不易,使孩子培养出认真积极的态度看待事物。
《两个给我一个给你》
作者:约格穆勒
译者:张莉莉
出版:格林文化
究竟两个人如何分配3个蘑菇才算公平呢?大熊和黄鼠为了吃下第三个蘑菇各持己见,大家都认为自己才是最适合得到第三个蘑菇。其实僧多粥少的情节经常发生,家长可以透过这个故事,与孩子一起讨论分配的难题,了解分享的意义。
美国心理学研究发表过孩子早自一岁开始已有「公平」的概念,孩子的行为与社会地位有莫大关系,有时孩子会因为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所以拒绝自己得到较少的物品,无法与他人作出分享。孩子要由「利己」的行为模式发展出同理心及「利他」行为,当然并不能一步登天,建议家长可以言传身教向孩子分享自己的东西,让他们见贤思齐,体会施比受更为有福。
作者:冼进辉(安徒生会机构传讯及行政主任)
责任编辑:李越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