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助」到「助人」回馈社区互助精神】
Eudiya来自印度,是岛上的一位工人姐姐。 14年前,她漂洋过海来到南丫岛工作,帮助外籍家庭照顾两个小朋友。刚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她便对这里一见如故。 「早上起来,我看着室外的景致,仿佛是在我的家乡一样,因为我老家在印度噶伦堡(Kalimpong),是一个山间小镇。在南丫岛,我的家恰好也座落在山中,岛上的许多植物也与我的家乡很相似。」
对于这里的邻里关系,Eudiya表示居民们都很友善,「即使我们不知道彼此的名字,大家平时都会主动向对方问好。」她还表示自己平日走在路上,如果拿着很重的东西,总会有热心的岛民会向自己伸出援手。
【义工活动促居民优势互补共建和谐社区】
据阿孔介绍,Eudiya所参与的南丫岛义工计划,名叫「从SUN出发·融义旅情」,「融」即融合岛上居民的强项,「义」即义工。计划希望发掘岛民身上不同的潜能,令居民之间能够优势互补,服务社区。他指出,南丫岛是一个很独特的小岛,岛上没有大型的商业机构,离岛区交通亦不够便利,因此很多时候需要靠居民自发去组织一些活动或服务,义工计划便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应运而生。
阿孔续指,该计划还运用了「时间银行」的概念,鼓励岛民参与义工服务,利用零碎时间帮助他人,以付出「时间」,来换取「时分」(虚拟货币)的形式,可用来换取自己将来需要的服务。
Eudiya最初主要参与长者的探访工作,虽然她不谙广东话,但长者见到她前来探访,都十分热情兴奋。她特别提到其中的长者探访经历,「婆婆见到我们来探访特别的开心,我无法形容她有多开心,她已经100岁了,我们走得时候,她甚至从凳子上站起来送别我们。 」
除了定时探访长者,Eudiya亦会帮助有需要的家长托儿、协助中心整理物资等,积极参与义工服务的Eudiya累积了过千的服务「时分」,她试过换取主题乐园入场券及中心的街舞班给她所照顾的两个小朋友。为了帮助岛上长者解决剪发的难题,Eudiya又用「时分」换取了一次别具意义的义剪培训。
「本身南丫岛是有一间发廊的,但那间发廊已经结业了,大家如果真的要剪发,就要去香港仔或者去中环,但对于老人家来说,他们不是那么方便去那么远的地方。」阿孔解释道。 「我们岛上面的一个退休人士,以前是在剪发学校里面教剪发的,所以我们邀请他,看看能不能就着居民的需要,去帮忙开班教剪发。」南丫岛的社区义剪服务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应运而生。
Eudiya表示自己很高兴能免费学习一门新手艺帮到长者。上门剪发时,她与婆婆之间并没有太多言语,然而心与心的交流似乎超越了语言的障碍,通过细致的双手和温暖的笑容传递。
【义工活动助力多元社区共融】
多元文化交织,是南丫岛社区最显著的特点,因此如何融合不同族裔的居民,是实现南丫岛社区融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南丫岛上的居民,他们的需要个个都很不同,对于外籍人士来说,他们最大的需求就是,怎样可以令他们自己更快融入这个环境里面。」阿孔表示义工活动计划设立的目的,除了帮助居民优势互补,弥补社区基础设施的不足之外,亦是希望透过岛民的参与,能够增加大家的社区联系,令大家明白语言并不是一个最大的障碍,每个人都有能力进行贡献。
阿孔提到,Eudiya所属的工人姐姐群体在岛上人数较多,一方面社区中心希望可以结合他们的力量,充分发挥她们从自己国家带来的技能,另一方面也希望提供给姐姐们更多的活动,舒缓她们在这里工作的无力感。 「她们变开心了,起码知道原来自己和不同的人士是有一些沟通、合作的机会的。同样地,她们也会因为自己的义工身份,觉得和其他人是一样的,不需要比较,亦不需要考虑年龄、身份、国籍这件事。」
「我还有一些『时分』,也许我会用来兑换下一次的义剪培训课,我的剪发技能还需要更多的练习,所以多培训一次会更好。」对于自己下一次的时间银行兑换计划,Eudiya如是回答。 「重要的是帮助别人令我很快乐,看见别人开心我也会更开心。」
计划终有结束的一日,但是阿孔希望互助互惠的社区文化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视频摄制/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 鹿洺、周楎;文稿/鹿洺;旁白/林怡佳)
我们非常感谢大公文汇刊登和报导!大公文汇网原文:https://bit.ly/3yYzlO9